12月26日,記者從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舉辦的2021年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發布會上了解到,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達687個,其中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31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256個;已有26種煤礦機器人在煤礦現場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國法介紹,2021年,煤礦智能化理論、技術與標準體系初步形成,煤礦智能化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
2021年,行業持續完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在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煤礦5G通信、煤礦機器人、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等方面啟動了標準制定工作,全年發布、立項煤礦智能化相關標準達100項。其中,發布能源行業標準5項,立項能源行業標準14項,立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團體標準22項,立項中國煤炭學會團體標準51項,立項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團體標準8項。
2021年,大型煤礦智能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家能源集團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1處、智能化掘進工作面25處、智能化選煤廠10個,黑岱溝、上灣等6處煤礦先后通過省級智能化煤礦建設驗收。中煤能源集團開展了國產慣性導航技術、自主規劃開采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等一批智能化技術裝備攻關與示范應用,建成220余個智能化輔助生產系統,自主研發的智能井筒巡檢機器人、智能噴漿機器人等在王家嶺等8處煤礦應用。晉能控股集團已建成43個井下無人值守變電所、10個無人值守水泵房,20部帶式輸送機實現了集中控制,5處煤礦應用了智能巡檢或揀矸機器人。山東能源集團金雞灘煤礦建成國內一流的智能化綜放工作面,鮑店煤礦建成智能掘進系統。陜煤集團累計建設應用了全斷面掘錨一體機、護盾式智能掘進機器人、懸臂式掘錨護一體機、綜掘機+鉆錨平臺等4大類快掘系統50套,月進尺最高突破2800米。
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由中國煤炭學會、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發起,聯合國家能源集團等30余家企事業單位成立。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